CULTUAL CONSTRUCTION
文化建设
师傅:赵海峰
时光匆匆,不觉2018年即将结束,今年八月自己有幸与王胜利结为师徒。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相互学习,相互鼓励,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现将师徒结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快角色转变、从日常工作生产中锻炼自己
这段时间里我们共同参与的项目主要有两个项目:2018年江苏省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项目;海安市、通州区第三次国土调查项目。地理国情监测项目是徒弟参与的第一个项目,为了让徒弟更快更好的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转变,项目开展中让王胜利多看项目技术方案、规范及省测绘局关于生产疑问的回复,安排他同时参与内外业生产工作,充分了解项目的每部分,碰到一些问题先自己想解决办法,然后一起讨论解决办法可行性,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也锻炼了自己,为以后项目生产积累经验。
二、注重新方法、新技术学习及应用
王胜利刚从学校毕业,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有较强的兴趣,日常我会向他传递一些会用到的新软件及新技术应用的信息,并提出一定的学习要求。在了解需求后,王胜利保持着一颗认真好学、勤奋努力的进取心,在近四个月的时间里已对FME软件、Python语言及ARCGIS工作流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够较好的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将一些繁琐的重复性的工作交由程序处理,节省了成本,提高的效率。在与他讨论的过程中,自己也学到一些新的方法,新的理念。
三、做好示范、共同提高
为了充分发挥老员工对新员工“传、帮、带”的作用,作为师傅,我对自己严格要求,在工作上勤勤恳恳,在技术上勇于探索,与领导、同事多沟通、多交流,为“幸福苏地测”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徒弟也深受这种精神的鼓舞,较好的融入到测绘院大家庭中。
师徒结对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伴随着王胜利的不断成长,我也在慢慢收获进步。在以后的时间里自己将更认真、更努力,使自己和徒弟的能力都有一个很大的进步。
徒弟:王胜利
转眼间,进入到地质测绘院工作已4个月有余。4个月来,看身边同事加班到深夜,知测绘人的敬业;看篮球场上队员的拼搏,知测绘人的团结;看炎炎烈日下那流汗的脸颊,知测绘人的坚守;看领导给一线员工送去声声问候,知苏地测大家庭的和睦与幸福;而我也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中得以快速成长!
在赵海峰师傅、各位领导和身边同事的亲切关怀和帮助下,很快熟悉了单位环境,适应了工作岗位,个人对工作的认识以及动手能力都有一个显著的提高。依稀记得初来单位时的陌生感,心中对未来工作的期望可谓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庆幸的是,不到一个礼拜,单位就给我们安排了师傅,并隆重举行了师徒结对仪式,让我很快有了归属感。第一次和师傅的接触是夏训的时候,单位特意将我们安排在同一个房间,让彼此之间得以快速了解,也让陌生感迅速消失。同吃同住,拉家常,几天下来 ,师傅成了我最熟悉的人,我也总是叫他一句“峰哥”;师傅会通过自己工作经历来让我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会给我讲解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未来测绘地理事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使我快速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现将几个月的学习及工作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参与项目:
(1)2018年度地理国情监测更新项目;
(2)南通市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项目;
(3)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项目;
具体而言,自己的收获如下:
(1)对地理国情项目有了全面的了解,掌握了覆盖信息和要素采集方法,对遥感影像解译样本的采集有了深入的体会,了解了国情项目后期的建库及质检流程;
(2)能够运用MDIGS软件,处理农村不动产权籍的调查数据,学会了数据质量检查和属性赋值方法;
(3)能够面向ArcGIS利用Python语言实现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可以编写脚本对生产中涉及批量处理的工作进行优化和完善,已写好能够对属性表进行统计/输出的脚本,后期会进一步努力,简化三调中重复性的工作;
(4)学习了FME软件,并能够对格式不规范的数据库规范化,将生产中因作业人员不一致造成的某个字段混乱的问题批处理为合格的结果;
(5)基于Python脚本编程,实现了三调中线状地物图斑化流程优化,对图斑化的线物标记精度达到97%,可大大提高处理效率和数据正确率;
(6)学习到了如何制作项目汇报PPT。项目汇报PPT与在学校时偏学术的PPT不同,需要将有限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呈现出来,且需要考虑到动画设计、音效、色彩搭配和受众舒适度等细节。在主任安排了制作PPT的任务后,充分利用周末时间和之前自己积累的模板对项目汇报PPT进行优化完善,后期还会继续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4个月来,苏地测是我工作、生活和成长的快乐大家庭,她的文化理念和优良品质时刻提醒我要做一个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测绘人!借此机会,我也多谈谈我的师傅,谈谈师傅的“传、帮、带”精神以鞭策自己。
日新其技,精益求精,他诠释了师者的风范。
师傅是我们项目组的技术能手,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对我影响深远。清华大学的“终身校长”梅贻琦有个生动的比喻,徒弟和师傅的关系,就是小鱼和大鱼的关系:大鱼在前面游,小鱼在后面跟,跟着跟着,小鱼就变成了大鱼。的确,入职之处,由于研究方向不同的缘故,我对数据采集、统计分析、建库和质检等流程知之甚少,随着项目的推进,师傅、主任以及同事将自己的丰富经验倾囊相授,让我快速地了解了每一个流程,且能够娴熟地操作多种软件,将领导分配的工作做好。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于测绘项目,这句话尤其重要。师傅在安排我做项目的同时,还会引导我搞清楚项目的来龙去脉,让我知道每一步为什么要那么做?能不能采用更简便的方式?现在,我也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干一件事之前首先问一下为什么,做的过程中思考能不能改进一下方法,对成长大有裨益。
谦虚谨慎,和蔼可亲,他凝聚了战斗的团队。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在航测室和制图室,常常看到师傅和项目骨干发挥协同作战的优势,讨论出最优解决方案,破解一个个难题,让我很受震动。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测绘项目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凭一己之力往往很难完成,需要群策群力,克服难关。作为制图室的主任,工作繁忙,但师傅总是会抽出时间教我项目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循序善诱地引导我分析和解决问题,让我在干项目的同时,多考虑问题,多学习专业软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带动项目的顺利开展。我也会继承这个优良传统,在苦练本领的同时,向身边的同事、技术骨干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在此,我要深深感谢赵海峰师傅的帮助,您精湛严谨的专业技术、诚挚谦虚的处事方式、孜孜不倦的工作热情是我学习的楷模!由衷感谢院领导及各位主任的精心安排和对新人的重视、培养,让我快速地学到了专业技术!此外,还要向航测室、制图室的全体兄弟姐妹致以由衷的谢意,你们营造的良好氛围及无私帮助是我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会发扬工匠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奋斗!一日地测人 ,终生地测人。在师傅的带领下,我要成长为一个勇担当、敢担当、能担当的技术骨干,发扬地矿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用青春和汗水谱写测绘工作的华丽篇章,为建设幸福苏地测不懈努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