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AL CONSTRUCTION

文化建设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建设 > 学习园地

  朱益虎

  习惯了身边的环境,对远处的、过去的,对听说的、想像中的人和事,总是觉得遥远而不可及。就比如,工作时间越长就越觉得,青春如我们的学生时代,已渐行渐远一去不复返了;N年前的学生生活,只留下了书读得太少的遗憾,想象如果再有学生时代,我会下定决心如何如何努力读书;就比如时间长了,想起来该打个电话给父母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忙碌而把事情拖到明天或者明天的明天。你会不会看到别人的一张太美的风景照,想像什么时候自已也去秀一把,靓一番心情,而事隔多日,仍在羡慕之中?会不会总觉得别人有一付好身体好身手,而自已也想坚持锻炼,跑个步、打个球什么的,却最终没有成功?更不用说马拉松——知道那不是一般的路程,也不是一般的人能承受,那只是专业的运动健将的专利,我们只有叹服的份,从来没有想有一天自已会有一个马拉松之旅。

  2010年的某一天,我知道了我们的一个同事,他报名参加马拉松比赛!天,马拉松!马拉松那么远,他竟然报名参加了!

  我佩服有加!但他只是说,“人总得做点什么。”是的,总得做点什么。不过,平常的工作已很忙累,有暇顾及一点读书顾及一点生活情趣已属于“做了点什么”的了,做点马拉松?真的没想过。

  2010年的那次因为工作太忙,最终他没有成行。今年4月29日,他去了,——2012中国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自然就想起村上春树的那本书《当你谈论跑步时你谈些什么》。村上是个知名作家,世界知名的,他几十年来几乎每年参加世界性马拉松大赛,且成绩斐然。他用腿跑步,他跑步时思考,然后,他思考后写作。我的同事一定看过那本书。

  我们在生活时,我们在想些什么?我们在工作时,我们在想些什么?

  马拉松究竟有多远?

  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半程也得是21.0975公里,正常骑自行车也得一个多小时的路程。骑车都费劲,不要说跑了。赛后,我问他什么感觉?他说“很累。”“跑完全程了吗?”“跑完了!”听完他的回答我只说了一句“好!”。放下电话,抬眼正对着紫峰大厦,向上望去,雾气笼罩,最高处若隐若现。

  千里单骑上学,千里西藏行,千里征服之旅,……听过太多的青春励志故事,总会撩起一股向往的冲动。一个人的身影,淹没在人海中,不会起眼。但是在我们身边这样一个工作人群中,有这样一个身影,会特别令人振奋,成为一种指引,至少,是一种启示。

  现在其实知道,不敢想一件事,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中囿于环境和思维习惯,已把自已定位于一个平常人甚至庸人,把自已划为不可能的一类,我们没有做那件事的勇气,怀疑着自已,谈不上自信,连想的勇气也没有。其实,你尝试一下,它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心情和感受,带来一段经历,永远不会忘记。你是否感觉到,马拉松,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也许,你已经做完一件事,或正做着一件事,像马拉松一样的,只不过连你自已也没意识到;也许,你正计划着做一件事,只不过因为难度因为漫长而纠结,时时取舍不定。好与坏,成与败,得与失,全在于那一念之间。

  做一个决定;马上行动;坚持下去。命运在手,青春在途。

  马拉松不远。跑自已的马拉松!

  噢,忘了告诉你,我的那位同事是郝思宝。

.


分享到: